第二模态相关论文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成为空气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边界层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对飞行器的表面阻力、热流......
高超声速边界层的转捩预测一直是高速飞行器的气动设计所关心的重要问题。而在高超声速边界层流动中,由于存在着非平行效应以及激......
超声速边界层的转捩预测一直是高速飞行器气动设计关心的重要问题。从扰动生成的角度来看,边界层的主导模态—第二模态,是由上游边......
在高超声速边界层流动中,由于存在非平行效应以及激发Mack第二模态时的模态同步机制,因此在进行转捩预测研究时,中性曲线下支的确......
为发展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的试验研究手段,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的FDG14激波风洞上开展了基......
对于马赫数大于4的超声速边界层,Mack第二模态起主导作用。根据感受性的研究,生成第二模态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边界层内的快模态在下......
第二模态内孤立波在海洋中极少被观测到。本文基于潜标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对南海北部陆架区的一个典型第二模态内孤立波进行了......
本文首先对SUNTANS非静压模型在水平涡粘系数计算方法和网格参数计算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使模型的数值稳定性和适应性得到改善,然后基......
关于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的研究,现在是一个国际性研究热点,以往对南海北部海域的内孤立波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南海东北部,即东沙-吕宋海......
通过在激波风洞中开展转捩试验,选取来流马赫数分别为6和8,单位雷诺数分别为4.1×106m-1、2.6×107m-1和4.4×107m-1的来流......
在Ma 6风洞内,通过高频脉动压力测试技术和基于纳米粒子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NPLS)技术,分别对带前向、后向轴对称台阶的圆锥高超声......
为了研究东沙环礁附近海域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的生成机制,基于非静压海洋模型SUNTANS,在南海实际地形条件下建立了南海东北部内孤立......